據首都機場擴建指揮部副總指揮丁建綱解釋,目前我國建筑設計國家標準是能抗擊每秒26.8米的大風,也就是11級的風力,而T3航站樓棚頂是按照更高標準設計建設的,能抗擊銅亭每秒28.3米的大風,也就是12級的風力。之所以會出現事故,可能與局部風力超過12級有關。
首都機場采用的大跨度抽空三角錐鋼網殼結構,呈人字形。最大負風壓系數大都出現在屋檐尖角、屋脊或鄰近處。由此可見,屋面形狀及其局部結構形式,對屋面風荷載大小及其分布均有重大影響。前緣的負壓最大且變化劇烈,其值與懸挑長度、懸挑部分水平傾角、前緣外形等有關。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教授、風工程博士生導師顧明表示,人字型的建筑結構更容易使局部風力過大。屋面風荷載主要集中在屋面懸挑部分,尤其是前緣處。
北京易原德安建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、建筑師鄒佳媛告訴記者,對一般建筑物而言,當建筑物高度增加至某一范圍后,風力影響會更趨嚴重,甚至成為主導結構設計的主要外力。假設在試驗中發現,某一個轉角會使風力加速幾倍,就應該針對該區域進行加固。
近年來,大跨度結構建筑因防風揭能力不強而屢有事故發生。2008年年底,北京郵電大學體育館的屋頂就被風吹得七零八落。在此之前,河南省體育館、上海大劇院等建筑,銅牌坊均在強風襲擊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屋頂被揭現象。
本文來屋頂銅瓦網,更多相關資訊請您關注http://www.couco.cn
|